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汽车工程师学院教学法活动顺利展开

2022年10月22日 17:03 江婧璠 点击:[]

10月17日下午,汽车工程师学院教学法活动在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教学法由吕晓丹老师主讲,结合新工科教育理念和目标要求,对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学校专职督导徐翔副教授,汽车工程师学院部分专任教师参加;研讨会由学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主持工作)杨亚会主持。

 

针对高校工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促进课程思政与新工科建设的协同增效,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工程科技人才的内在要求。 本次教学法活动从课程基本情况、教学实践、教学设计目标、思政元素挖掘等角度,系统阐述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素养教育同向同行的内在关系和实践路径,提出“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吕晓丹老师从“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抽样”的教学案例出发,融入重塑教学内容,启发辩证思维,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将课前准备、课上讲解、课后任务相串联,全路径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在遵循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和行为规律的同时,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研讨会上,学院教师围绕课程建设、思政元素、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督导徐翔副教授指出,课程思政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在点滴事例的浸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方向,实现课程思政与新工科建设的协同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实践探索。一直以来,汽车工程师学院十分注重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建设,鼓励学院教师积极探索实施路径和落实方案,结合新工科育人目标,从学科起源和发展历程及工程实践和优秀事迹中提炼思政素材,实现润物无声的协同育人效果,以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