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理论篇】张友兵副校长现场报告: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创一流应用型本科

2019年03月03日 11:06 周晔 点击:[]

导读: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如何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立德树人,内涵发展,学校从何处着手?社会在进步,产业在升级,扎根于行业和地方培养一流工程师、一流管理者和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我们在行动。

 

2018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年度,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本科教育工作大会和湖北省高等教育会议的相继召开,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和《教育部关于狠抓落实新时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为加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也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创一流应用型本科”。

一、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指导思想——“两个提高”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四个服务”,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工作主线,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目标——实现“七个目标”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统筹配置资源,改革与建设并重,注重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未来5年,努力实现以下改革与建设目标:

——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一体化。加强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

——以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师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深入落实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准入制度,初步建成教职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以扶优强特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原则,根据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产业新需求开展新专业建设,强化传统工科的升级和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未来五年,力争40%专业进入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行列。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卓有成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起与国家、行业人才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到2023年,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和服务文化根植人心,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斐然。

——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实现全覆盖。基于OBE对课程进行反向设计,建立与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增加方法与工具类、高质量通识类课程,学生的创新实践、沟通协调、终身学习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和素质得到显著加强。以优秀教学团队和优质课程建设为引领,实现课程建设的提质进位。

——以合作育人为机制的实践教学体系彰显特色。结合汽车产业发展要求,以“四个一”校外基地联系制度为保障,与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深度联合,构建以“重实践、强能力、育素质”为目标,以政校企协同育人为特色,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支撑,以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

——以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质量文化内化于心。进一步严格教学管理,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以二级学院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以服务和保障师生为主的部门管理和服务文化,培育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提升文化,营造学习和育人氛围,形成全校师生共建、共享、共同成长的校园文化。各部门加强合作办学,形成稳定高效的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机制协同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

三、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措施——实施“八大工程”

(一)实施专业建设与评估工程,打造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立足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按照“控制数量、优化结构、加强内涵、强化支撑、打造特色、提升质量”的建设原则,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大学科专业群建设力度,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需求。为推动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鼓励设置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强化新工科建设。

建立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以试点学院改革为支点,继续探索试点学院新型治理结构,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院系建设、协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四位一体”的改革目标。引导和支持部分学院向产业化学院转型,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引领示范学校专业改革建设。

(二)实施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一流应用型师资队伍

构建教职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体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科学设计教职员工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职工制定中长期专业领域培训规划,提高教职工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优化教学效益。完善各类教职员工考核办法,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体会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和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完成自身工作、发挥个人价值,创造社会效益。

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系(部)、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基层教学组织,通过开展教学组织、教改项目研究、教学法活动、示范观摩课、集体备课、教案分析、学情分析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根据课程属性组建以教授、副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构建动态调整的校院两级教学团队管理机制。

设立优秀教学专项奖。加大投入,树立标杆,精心培育各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表彰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与个人,引导教师热爱本科教学、投入本科教学、研究本科教学,使长期潜心从事本科教学、师德高尚、教学效果好的一线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

(三)实施“金课”打造与建设工程,加快一流课程建设步伐

打造课程思政“金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挖掘德育和智育元素,逐步扩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覆盖面,促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促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学的融合贯通,促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大思政”格局。

打造线上“金课”。深入推进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特色课程进行基于线上平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开发具有校本特色、与业界前沿相关的高标准线上课程资源,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扩大课程在国家、省和学校三个层级的影响力。

打造线下“金课”。打破“以知识传递为重点、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范式,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极力扭转“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生产案例向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及时转化。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多种考核形式。鼓励探索并实施非标准答案考核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达成放在首位目标,鼓励采用“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内探究+课后延拓+过程考核”的翻转式、对分课堂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课堂于学生。鼓励借助微助教、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打造实践“金课”。加强实验(实训)项目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和考核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方式,强化集中实践环节指导。探索符合各学科专业特点的多元化、全过程管理模式。

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2.0。深入开展基于第二课堂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第二课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课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夯实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优化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进《大学物理》、电工电子类、机械原理及设计类、力学类等学科基础课程改革,突出专业性、应用性,服务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阳光体育的实施,创新大学体育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实施产教融合进阶工程,构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持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理事会、校友会的职能和桥梁作用,以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以助力学校事业加快发展为宗旨,在加大学校宣传、筹措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推介对接、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参与教科研活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办学主体作用。

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增加对以国家实验实训中心、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条件建设,大力支持各基地改善教学环境,大力支持校企联合申报产教融合项目和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以产教融合大平台为依托共建学院、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或购置大型设备用于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加强各级实习实践基地内涵建设。积极开展“531”实习实践基地的共建、共享,定期总结基地使用情况,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建立“四个一”对接制度,即一位校领导对接一个行业大型企业,一名中层领导对接一个中型企事业单位,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优质实践基地,一名教师对接一个固定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及各学院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定期走访,主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

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扩充由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和各类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校外导师队伍,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层次类别齐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科学考核和适当提高待遇。

(五)实施双创能力提升工程,培养学生一流创新实践能力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完善本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和建设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实验平台和国家、省、校、院四级创新创业竞赛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将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院一品”、“一专业一赛事”的学科竞赛品牌赛事,实现学生参与全覆盖。

(六)实施教风学风建设提升工程,争创一流育人环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中,把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长效机制。严格考风考纪管理,完善学业预警制度,加强学生社团管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落实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在部分学院实行导师制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导师制,完善学生导生制度。

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明确任课教师是课堂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严肃课堂纪律,保证课堂的神圣性。优化校院两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将“学生评教”向“学生评学”体系转变,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愿管、敢管、能管、会管。建立课堂纪律情况通报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奖惩制度。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爱校氛围。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管理干部和任课教师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鼓励学生围绕端正学风、提升素质、勇担社会责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

(七)实施资源优化与配置工程,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优化教学资源投入与配置机制。加强对实验室、体育场所、图书资料、实践基地等公共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建立校内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强多功能教室、智慧教室(实验室)、网络课堂等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提升教学资源保障能力和管理效率。

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新途径。研究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的本土化。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交流处、校友会、基金会、理事会等组织的对外协同作用,积极开拓学生国际交流的新途径,对接“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需要,持续提升本科生短期或长期出国、出境学习交流及实习的人数和比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八)实施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工程,创设一流的质量文化氛围

树立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意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明确学校的书记、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教学质量责任制网络,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与绩效分配的机制;加强学校教学评估机构队伍建设,调动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督学、督教、督管、督改作用,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的制度文化。

强化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构建多部门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把关爱学生作为首要职能,加强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引导服务人员尊师重教、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营造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文化。

积极推进教学学术文化建设。举办教育思想大讨论,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探讨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教学学术问题,培育教学学术成果。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师风演讲、教学竞赛、教学研讨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学术文化氛围。

 


关闭